2024全国各城市凤楼信息_附近100元一次去她家玩,快餐100微信,大学生空降平台

您当前的位置:江西省文明实践>> 正文                              查看更多>>
大爱公路 情系连村——江西公路志愿者在行动
江西省文明实践   2017-06-07 11:54:45  编辑:徐芳芳 作者:



5月31日至6月1日,江西公路志愿者一行前往定点扶贫村安福县山庄乡连村村,开展了“我们的中国梦-爱心送文化”公益服务活动和“公路助学情-圆梦微心愿”志愿服务活动。

争先恐后拍美照

5月31日,江西公路志愿者们冒着细雨,在村干部和江西公路驻村扶贫第一书记的带领下,在连村走街串巷,挨家挨户的上门给村民免费拍照。

   

  “老乡,我们是江西公路志愿者,是江西公路摄影协会的,来自给你们村定点扶贫的单位江西省公路管理局,今天我们在搞爱心送文化的公益活动,免费给你们拍照,回头给你们洗成16寸的大照片,再给你们用大相框装好,明天一早就送给你们!”

  “照相真不要钱?”

  “真不要!”

  “那相框要钱吧?”

  “也不要!全都免费!”

  村民一开始将信将疑,经过志愿者们反复耐心的劝说,加上村干部从旁作保,才逐渐跃跃欲试。等第一户人家拍摄完后,大家的积极性充分调动了起来,争先恐后的排队让志愿者们给自己拍照,拍完一张还想再拍一张,拍完独照再拍家人合影,拍完自己家再和邻居家一起拍,屋前、田边、树下,到处留下了温馨欢乐的镜头。

  镜头一:一对淳朴的农家姐妹是志愿者们的第一家客户,镜头前的两姐妹显得僵硬和腼腆。“自然点,放轻松,这样摆……那样摆……”几个大老爷们不光进行造型指导,还亲自上阵当模特,摆出各种妩媚姿势,逗得两姐妹哈哈大笑,笑走了尴尬,笑来了自然,一倚一靠皆是风情,两个乡下姑娘瞬间变成了城市女郎。

  镜头二:一个年轻的母亲,抱着仅三个月的小宝贝,笑得甜蜜。小宝贝吧唧吧唧的吸着奶瓶,初为人母的妈妈无需指导,就笑出了内心最满足的幸福。过了一会,孩子爸爸也过来了,一家三口在自己经营的小卖部门口,秀着恩爱,小日子蜜里调油。

  镜头三:古稀之年的老两口,看见志愿者们来了又高兴又热情。端午刚过,孩子们过完节又出去打工了,家里就剩下了老两口相依为命。听说这些志愿者孩子们是来给自己拍照的,忙不迭的从屋里拿出了红漆木凳。堂屋前贴着大红对联的木门,辉映着堂屋里“家和万事兴”的牌匾,也留下了老两口笑脸慈祥的瞬间。

  镜头四:雨越下越大,仅有的两把伞用来给相机挡雨,因为志愿者说“人淋雨没有关系,镜头上打到雨水就会影响效果!”村里的姑娘一样爱美,原本一个姑娘怕淋雨,说什么也不肯离开屋檐拍照,后来看志愿者们都不怕淋雨,看见别人美美的风景照也觉得心里痒痒,最后还是一咬牙一跺脚冲到田边,在雨中摆起了各种pose。





  镜头五:经过一名村干部家的时候,这名村干部的妻子正在厨房炒菜,知道志愿者来了,特意换了一身洋气的衣服出来拍照,一拍完就赶紧往厨房跑,一边跑一边跟志愿者道谢,还不忘解释:“不好意思,我在给幼儿园的孩子们炒菜呢!”

  夫妻照、姐妹照、祖孙照、父子照、叔侄照、邻居照……各种照片应有尽有,志愿者们的足迹在雨中遍布乡间小道。

  到了晚饭时间,志愿者们都还顾不上吃饭,因为他们要用最快的时间把照片整理挑选出来,紧急发往南昌连夜印相片做相框,以确保第二天一早能发给村民。功夫不负有心人,连夜的加班加点,外加凌晨4点从南昌运送,53份装裱好的照片终于在早上7点多抵达安福。

  其实不光志愿者们着急,拍了照的村民们也很着急。第二天还没到约定时间,村民们就早早的来到了约定地点,等候志愿者们发放照片。除了拍过照的村民,还来了许多前一天没见过的村民,里三层外三层的围着走廊看照片。



“老人家,这是你的照片,你觉得好看吗?”志愿者发照片的时候问道。




  “好看!好看!”老太太笑得合不拢嘴。

  等热火朝天的发完了照片,没拍照的村民们还是紧紧围绕志愿者们不愿离去。“我昨天不在家!”“我昨天不知道!”“还能补拍吗?”“我们都想拍!”大家七嘴八舌的表达着自己的愿望。





  “我们马上就要回南昌了,但是我们过年前还会过来给你们拍,到时候给你们拍全家福,我们说话算话!”志愿者们拍着胸脯许下承诺。

  得到保证的村民们这才依依不舍的散开来。这次“爱心送文化”公益服务活动取得圆满成功,并为下一次爱心活动埋下了伏笔。




  欢天喜地过六一

  6月1日,江西公路志愿者们刚迈进连村宝钢希望小学,就受到了小朋友们的热烈欢迎,小少先队员们列队等候在楼道里,纷纷为志愿者们系上了鲜艳的红领巾。志愿者们与小少先队员脖子上的红领巾相互辉映,映红了一张张笑脸。




  “同学们,你们还记得我们是从哪里来的吗?”

  “江西公路!”孩子们异口同声的回答。

  之前多次的志愿活动为今天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孩子们深深的记住了江西公路志愿者们亲切的面容,印有江西公路标志的红色小马甲已牢牢的映入脑海、刻在心中。

  为了给孩子们过一个快乐难忘的六一儿童节,志愿者们已经精心筹备了一个多月的时间,让镜头逐一回放:

  镜头一:听说孩子们需要一些文具,幼儿园需添置一些桌面玩具、幼儿书籍,江西公路立即倡议大家为孩子们进行捐赠,献出自己一份爱心。于是,新华字典、铅笔、卷笔刀、图书、绘本、玩具陆续送入了捐赠处。家里有孩子的捐赠了大量的少年儿童读物,有趣的是,家里没孩子的还特意跑去书店购买了许多新的幼儿书籍,不为别的,只是因为“忍不住想捐!”大家的捐赠热情空前高涨。

  镜头二:为给这些贫困山区的孩子们更多的关爱,江西公路团委、局驻村扶贫工作队联合举办“圆梦‘微心愿”活动”,提前向村小学的孩子们征集了58个心愿。消息一出,上至局领导,下至普通的干部职工,纷纷慷慨解囊,踊跃认领,不到几天的时间,孩子们的“微心愿”由局机关和直属单位干部职工全部认领一空。没来得及认领到微心愿的同事一个个跑到认领登记处,焦急的询问:“能不能匀出几个微心愿来,让我表表心意?”

  镜头三:经走访调查,小学亟需安装一个喇叭(或一套多媒体设备)用于学生做广播体操,局属单位科研设计院二话不说就拍胸脯答应下来了:“之前山庄乡中心小学的广播系统就是我们捐的,我们有经验!”

  镜头四:58个小朋友,58个微心愿,孩子们的愿望各不相干,五花八门。捐赠认领资金到位后,志愿者大采购启动了。衣服、裙子、鞋子等分码子买,书包、文具盒、电话手表、正姿笔等按男女分颜色买,各大商场、实体店、网店来回奔波,只为买到最好最适合孩子们的儿童用品。所有采购到位后,大整理大分类大打包又开始了。很多孩子们的心愿是组合心愿,志愿者们细心的把每一个孩子的心愿合并打包放在一起,贴上写有孩子名字的小标签,包装得美美的。




  志愿者们准备已久,孩子们也期盼已久的六一儿童节终于到来了。

  升国旗、奏国歌、奏《中国少年先锋队队歌》,现场举行了新少先队员入队仪式,所有的江西公路志愿者都一同见证了这神圣的一刻,并为这些孩子们送上了最诚挚的祝福。

  孩子们与志愿们一起进行了热情洋溢的互动表演,幼儿园孩子们献上了舞蹈《快乐宝贝》,一年级小朋友献上了歌曲《快乐的节日》,二年级小朋友献上了歌舞《感恩的心》,志愿们投桃报李,献上了琵琶、笛子、二胡合奏的《机器猫&青春舞曲》,也献上了歌曲《愚公移山》《精忠报国》。围观村民齐声叫好,都喊着“再来一个!”




  科院设计院院长与学校老师对捐赠的学校广播系统进行了正式交付,从此以后,希望小学也有广播了,孩子们也能做广播体操了。

  微心愿的发放把整个活动推向了高潮。孩子们翘首以盼,眼巴巴的望着桌上堆积如山的礼品咽口水,但还是强忍着扑上去的心情,乖乖的排好队,等着叫名字领心愿。

  喻星博小朋友唯一的心愿就是玩具,所以他领到了一个超级大的遥控汽车,玩具盒子有他的个子那么大,他抱不下,又舍不得撒手。幼儿园老师逗他:“老师都从来没有玩过这么大的玩具呢!”他笑的像花儿一样,顺便收获了其他小朋友羡慕的目光。




  “来来来,每个小朋友都有份!”志愿者们笑道,小朋友们、老师们、围观的村民们都由衷的笑了。




  “六一”节当天的活动圆满落下帷幕,江西公路志愿者带去的不仅是孩子们的“微心愿”,更是所有江西公路人的温暖、祝福与关爱,希望孩子们都能认真学习,快乐成长!



来源:江西省交通运输厅
相关新闻
江西志愿服务网版权声明
1.本网专稿栏内的所有作品,包括标有“江西志愿服务网”LOGO的图片,版权均属于江西志愿服务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凡经本网授权使用的作品,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江西志愿服务网”和作者姓名。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注明“来源:×××”(非江西志愿服务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其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不承担此类稿件侵权行为的连带责任。
3.在本网的新闻信息页面上进行跟帖或发表言论者,不代表本网观点,文责自负。
4.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其它问题,请在发布之后30日内同本网联系。
※联系方式:中国江西网 电话:0791-86849032

关于我们 | 网站导航 | 广告服务 | 意见建议 | 赣公网安备 36010802000294号
中共江西省委宣传部、江西省文明办 主管 | 江西日报社 主办 | 举报电话:0791-86847779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证号:1409348 赣ICP备08100009号-4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36120170003
出版许可:新出网证(赣)字07号 经营许可证编号:B2-20070031 国新网许可证编号:3612008001
新闻投稿:news@jxwmw.cn 文明创建投稿:jx-wm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