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人,带动一群人
公益发起一呼百应。义工联合会是德安县首个且最具社会影响力的民间义工组织,他们十年如一日,用爱心之举温暖城乡,曾被评为“九江市十大优秀志愿服务组织”。“第一次参与爱心活动时,‘赠人玫瑰,手留余香’的快乐,我至今难忘?!被厥椎背?,义工联合会发起人、德安二中老师邓新国记忆犹新。2006年6月,邓新国发起倡议,准备筹建一支有固定成员的义工团队。让他没想到的是,一石激起千层浪,倡议得到了志同道合爱心人士的积极响应。2006年12月,德安义工联合会正式成立,义工联的会员涵盖了公务员、教师、医生、个体户、学生等群体,年纪最大的60多岁,最小的不到10岁。据统计,德安义工联合会有正式会员300余名,举行救灾助学、助医助残、扶贫济困、敬老环保等爱心活动近2000场(次),筹得善款(物)200余万元,全部善款均用于各项慈善公益活动。
生命接力,薪火相传。去年9月,乡村医生尹海龙为加拿大患者捐献骨髓成功,一时间,“尹海龙”三个字成了德安人口中正能量的代名词。两个月后,德安“90后”医生熊敏亮接过尹海龙的接力棒,踏上了前往湖南的捐献骨髓之旅。从尹海龙到熊敏亮,一个是“70后”,一个是“90后”,都将救死扶伤作为人生共同的责任。
一群人,温暖一座城
为进一步完善社会志愿服务体系,德安县不断推动志愿服务工作制度化、常态化,在全社会形成向上向善的力量。同时,结合系统、行业和社区实际,分别形成了青年志愿者、党员志愿者、巾帼志愿者等多层次的志愿服务组织,让志愿服务就在百姓身边。
2012年6月,德安县志愿者协会应运而生,并相继涌现出志愿者服务站22个、志愿者服务点32个、学雷锋志愿服务队98支。截至目前,全县注册志愿者人数1.52万人,成立志愿服务队159支,累计开展志愿服务活动783次,志愿服务时间51万小时。不管是烈日当头还是风吹雨打,“红马甲”始终活跃在城乡的各个角落,他们或是维护交通秩序,或是清理卫生死角,或是劝阻不文明行为,实现了志愿服务活动常态化。每年两次为期一个月的文明交通引导志愿服务行动,目前已有4800余人次参加了路口执勤,共同维护文明安全交通环境。
一座城,孕育一种精神
志愿者,是创建文明城市的新生力量;志愿服务,是衡量一座城市的文明标尺。从不忘初心的人民教师邓新国,到2000余名德安义工联合会志愿者,从以救死扶伤为己任的“70后”乡村医生尹海龙,到舍小家顾大家的“90后”医生熊敏亮……他们用星星之火,点起了德安的爱心火炬,并薪火相传;他们用一己之力,让这座城市更有温度。
精神彰显出一座城市的底蕴。近年来,德安县将开展志愿服务活动汇聚到“厚德、图强、包容、开放”的城市精神中,把开展志愿服务作为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和创建文明城市的重要载体,有效整合资源,精心组织志愿者开展了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志愿服务活动,让来自各行各业、各具特色的志愿者队伍成为德安县一道亮丽风景。
江西志愿服务网版权声明 |
1.本网专稿栏内的所有作品,包括标有“江西志愿服务网”LOGO的图片,版权均属于江西志愿服务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凡经本网授权使用的作品,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江西志愿服务网”和作者姓名。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注明“来源:×××”(非江西志愿服务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其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不承担此类稿件侵权行为的连带责任。
3.在本网的新闻信息页面上进行跟帖或发表言论者,不代表本网观点,文责自负。
4.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其它问题,请在发布之后30日内同本网联系。
※联系方式:中国江西网 电话:0791-8684903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