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庆期间,寻乌县项山乡项山甑上,近5万名游客用脚步丈量这条新修的福道,用心灵感受赣粤闽客家福山的独特魅力。10月16日,寻乌县项山乡520爱福营地掌声雷动,由县委政法委、县项山乡文明实践所等主办,县文明实践促进中心等承办的寻乌县首届“福山寻?!と竦巧郊尽毕盗谢疃谌攘业姆瘴е欣∧?。
县委常委、政法委书记严考泉宣布活动正式启动,活动旨在回应群众健康需求,以登山运动为载体推动文旅体融合发展。这项贯穿10月上旬至11月下旬的全民健身活动,正成为寻乌县探索“文明实践+文旅融合”新路径的生动实践。
福山启程,全民登山季启幕亮相
在启动仪式上,彭键副县长向所有到场人员表示热烈欢迎。他指出,近年来,寻乌县高度关注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健康运动的需求,充分挖掘本地潜力资源,推动文旅体融合发展?!案叽渴ぞ埃乃嫣斓乜?!”彭键在致辞中表示,登山运动兼具健身价值与精神内涵,既能强健体魄、磨砺意志,更能让人在亲近自然中感悟生态之美,在携手攀登中凝聚奋进力量。
启动仪式结束后,“平安寻乌”的护航拉练行动随即展开。由县委政法委、县公安局、县应急管理局、县消防大队、项山乡民兵及护林员共计300余名干部职工组成的护航队伍,从项山乡520爱福营地出发,沿着新修的登山福道向项山甑顶峰进发。蓝天救援队的教官团队在活动前为参与者开展了登山应急救援培训,为登山安全保驾护航。
四大活动,打造全民健身新品牌
据了解,首届“福山寻?!と竦巧郊尽毕盗谢疃谌莘岣唬问蕉嘌?,将持续一个半月时间。活动之一的“寻福道、过福门、登福山”干部职工登山活动,从10月16日持续至10月31日。全县各单位都以此为主题,组织干部职工开展健身登山活动,旨在增强体质,促进交流与团结。10月27日至31日,寻乌县还将开展“泽三省之福、品九九重阳”环保志愿周活动。全县广大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队伍将在赣粤闽客家福山项山甑及周边开展环保志愿服务活动,用实际行动守护绿水青山。
11月,活动将进入“福山寻?!と竦巧郊尽鄙阌罢故炯盎疃晒共ソ锥巍;疃嫦蛏缁岣鹘缯骷阌白髌?,入选作品将在全民登山季活动结束后通过主流媒体展出,全方位展示活动精彩瞬间和寻乌自然人文之美。
文旅体融合,福山成区域旅游新顶流
2024年以来,寻乌县项山乡立足赣粤闽客家福山名片提升推广,先后整合投资百万元创建赣粤闽客家福山风景区这一公益性文体项目。该项目硬化了3.9公里福运公路、新建2.23公里主次两条登山福道,增设“赣粤闽客家福山”“福泽三省”等文化地标,使赣粤闽客家福山逐渐成为区域文旅的“新顶流”和全民健身的理想之地。
文旅资源的整合提升,带来了实实在在的效益。今年国庆期间,就有近5万名游客云集于此,项山“出圈”、福气拉满,“中国红”霸屏山野,见证了文旅融合的强大吸引力。这一盛况,印证了寻乌县通过“文旅+全民运动”模式打造全民运动品牌的发展思路正结出硕果。
文明实践,绘就绿水青山新画卷
“福山寻?!と竦巧郊尽毕盗谢疃囊庖?,远不止于一场全民健身活动。它更是一次文明实践与文旅融合的深度探索,一次激发群众爱国情怀与生态?;ひ馐兜纳导?。彭键在致辞中强调,“登山之路正如人生之路,既有坦途也有陡坡,唯有脚踏实地、稳步前行,才能抵达顶峰、收获风景?!彼硎?,今日攀登的不仅是自然的高峰,更是必须征服的事业高峰。他号召大家将“会当凌绝顶”的攀高精神融入血脉,将“不达顶峰不罢休”的登顶意志铸入岗位。
环保志愿周活动的设置,则让参与者在领略大自然壮美之余,更增强了?;ぢ趟嗌降脑鹑胃泻褪姑?。组织新时代文明志愿者在项山甑及周边开展环保服务,让参与者在领略自然之美的同时,增强生态?;ひ馐?,筑牢“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志愿者们通过实际行动,传播生态文明理念,引导更多人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珍惜来之不易的生态环境。
崎岖山路变身畅行福道,荒山野岭成为文旅热土。如今,越来越多的游客来到这里,不仅为了登山健身,更为了在这片“福泽三省”的土地上,感受自然与人文的双重馈赠。
此次“福山寻?!と竦巧郊尽蓖ü拔穆?全民运动”模式,不仅丰富了群众文体生活,更探索出一条文明实践与文旅融合的发展新路,让人民群众在健身活动中增强幸福感,在绿水青山间激发爱国情怀。

| 江西文明实践网版权声明 |
|
1.本网专稿栏内的所有作品,包括标有“江西文明实践网”LOGO的图片,版权均属于江西文明实践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凡经本网授权使用的作品,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江西文明实践网”和作者姓名。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注明“来源:×××”(非江西文明实践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其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不承担此类稿件侵权行为的连带责任。
3.在本网的新闻信息页面上进行跟帖或发表言论者,不代表本网观点,文责自负。
4.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其它问题,请在发布之后30日内同本网联系。
※联系方式:江西文明实践网 电话:0791-86847838
|

赣公网安备 36010802000294号
客户端
官方微博
官方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