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力量赋能乡村,艺术实践温暖人心。近日,来自南昌理工学院的大学生志愿服务队走进广丰区吴村镇,开展“万名大学生进千站”文明实践志愿服务活动,用专业技能和年轻创意,为当地村民和儿童的生活增添了一抹亮丽色彩,将文明实践的种子播撒在乡村沃土上。 在吴村镇路亭山村新时代文明实践站,艺术美育课堂正迸发童真创意。在大学生志愿者们的指导下,孩子们专注地在画纸上描绘着心中的家乡,大胆勾勒着家乡的青山绿水与心中的奇想。更让孩子们雀跃的是亲身参与空间改造,志愿者和孩子们分工协作,有的负责勾线打底,有的负责调色填充,共同绘制了一幅幅精美墙绘。最后,孩子们伸出小手蘸取环保颜料,在“生命之树”上按下五彩手印,稚嫩的掌印如花朵绽放枝头,让公共空间瞬间洋溢童趣与生机。 “今天我画了自己的家乡,这里的哥哥姐姐们很耐心、很用心地教我,让我感到非常开心和激动。”小朋友吴诗雨兴奋地说道。 志愿者团队还对村内闲置的老房子进行实地踏勘测量,并研讨、制定规划设计方案。同时,结合当地特色为村庄设计了专属文化标识。 南昌理工学院大学生朱嘉艺表示:“通过此次文明实践活动,我们把自己所学的知识运用到乡村建设当中,这个过程锻炼了团队协作能力和吃苦耐劳的精神?!?/span> 来到胜利村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大学生志愿者化身“小老师”,手把手教授村民和孩子们“扎染”这项非遗技艺。从布匹捆扎到浸染操作,大家兴致勃勃地动手体验。素白的棉布在靛蓝染料的浸润下,绽放出蓝白相间、独一无二的图案。 “这次到广丰分享扎染这项非遗技艺,发现大家不仅学得快,而且挺有创意想法的,我很开心能把我们日常美育课中学到的技艺融入乡村实践中?!蹦喜砉ぱг捍笱侵嗡怠?/span> 恰逢“七一”临近,志愿者们还用画笔致敬荣光,为村中的老党员精心绘制肖像。炭笔沙沙作响间,镌刻下岁月沧桑与忠诚信仰。 此次“万名大学生进千站”行动,依托遍布乡村的新时代文明实践站,把高校的“脑力”和乡村的“地气”连了起来。青春的热忱与专业的智慧在此交融碰撞,播撒了美的种子,温暖了人心。这场双向奔赴,让文明之根在沃野深深扎下,让理想之花在实践中灼灼绽放。
江西志愿服务网版权声明 |
1.本网专稿栏内的所有作品,包括标有“江西志愿服务网”LOGO的图片,版权均属于江西志愿服务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凡经本网授权使用的作品,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江西志愿服务网”和作者姓名。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注明“来源:×××”(非江西志愿服务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其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不承担此类稿件侵权行为的连带责任。
3.在本网的新闻信息页面上进行跟帖或发表言论者,不代表本网观点,文责自负。
4.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其它问题,请在发布之后30日内同本网联系。
※联系方式:中国江西网 电话:0791-8684903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