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全国各城市凤楼信息_附近100元一次去她家玩,快餐100微信,大学生空降平台

您当前的位置:江西省文明实践>> 正文                              查看更多>>
“种”文化 育人才
江西省文明实践   2025-03-14 13:59:54  编辑:陈晗子 作者:吴志刚

  如何让文明实践活动叫好又叫座?文化导师怎样利用自身专业优势,为基层社区文明实践精准赋能?3月11日下午,南昌市西湖区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春意浓浓、交流热烈,“四个100”文化导师下乡计划启动活动暨见面会在这里举行,来自新闻宣传、宣讲、文艺、非遗四个领域的4名导师,与该区相关部门负责人、群众代表,展开了坦诚而富有成效的交流。

  “我想把江西的文化种植于西湖的土壤,让其开出绚丽的艺术之花?!蹦喜笱б帐跹г涸撼ぶh幢硎?,“两年下基层,我希望留下一件文化艺术精品、培训一批文化队伍、打造一个文化品牌。”郑璐还计划用自己的声乐功底,为西湖区创造一首每个家庭都能传唱的“幸福之歌”。

  闻听此言,朝阳洲街道党工委委员吴海红兴奋地说:“听了介绍,我对于基层的文明实践工作也是豁然开朗。以前由于人才少、点子不多,很多活动居民参与度不高。现在文化导师下基层,这对我们拓宽视野,提高认识很有帮助?!?/p>

  “非遗是一种文化,文化的传承依赖于一个个具体的人?!毙酱绦宸且糯硇源腥斯酥九袅蟹⒘怂恐反绦骞ひ?、丝绸宣纸刺绣工艺、陶瓷刺绣工艺,并申报了国家发明专利。他打算增加西湖区的非遗人才造血功能,开辟少儿刺绣体验班。“传统艺术可增强自信,并有利于孩子的性格养成?!?/p>

  西湖区历史文化街区事务中心副主任李佳表示:“希望顾老师能在绳金塔历史文化街区设立一个非遗展示点,让居民和游客能实地体验传统艺术?!?/p>

  据了解,西湖区现有1个文明实践中心、10个文明实践所、151个文明实践站、168名文明实践员。该区为加强文明实践阵地建设,一方面抓队伍素质提升,每年对文明实践员进行多轮次、全覆盖培训;另一方面抓赋能,针对有的站(所)作用发挥效果不理想,有的社区(村)文明实践员不知道如何策划活动,积极对接省市资源,开展文艺人才百千行活动,将群众喜爱的文艺活动送到大家身边;开展万名大学生进千站活动,将高校资源下沉到社区。

  推出更多温暖人心的新闻作品,打造更多富有特色的基层宣讲品牌,开展更多群众喜闻乐见的文艺活动,拓展更多适宜推广的传承平台……南昌航空大学“一带一路”中欧国际艺术中心主任黄志远胸有成竹地说:“我可以利用自己的手风琴特长,吸引群众前来传唱红歌、聆听故事,用生动有趣的方式宣讲政策、理论、红色文化?!彼鼓被缜嘌慌址缜偃瞬拧5庇腥褐谒底约骸傲慊?,怕上不了手”时,黄志远立刻鼓励道:“放心吧,我们有两年时间呢。我手把手教,五周到七周就能入门?!?/p>

  “这次‘四个100’文化导师下乡行动,对我们来说是赋能的良机?!蔽骱扛涸鹑吮硎?,该区将按照“找到有人气的人来组织活动、大家感兴趣的事作为活动、群众愿意参与的形式来开展活动”工作要求,把“种文化”与“送文化”相结合,积极培养一批本土基层文化人才,培育一批特色文明实践品牌。

  窗外玉兰花含苞待放,室内讨论愈加热烈,和煦春风扑面而来。

来源:江西日报
相关新闻
江西志愿服务网版权声明
1.本网专稿栏内的所有作品,包括标有“江西志愿服务网”LOGO的图片,版权均属于江西志愿服务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凡经本网授权使用的作品,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江西志愿服务网”和作者姓名。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注明“来源:×××”(非江西志愿服务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其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不承担此类稿件侵权行为的连带责任。
3.在本网的新闻信息页面上进行跟帖或发表言论者,不代表本网观点,文责自负。
4.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其它问题,请在发布之后30日内同本网联系。
※联系方式:中国江西网 电话:0791-86849032

关于我们 | 网站导航 | 广告服务 | 意见建议 | 赣公网安备 36010802000294号
中共江西省委宣传部、江西省文明办 主管 | 江西日报社 主办 | 举报电话:0791-86847779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证号:1409348 赣ICP备08100009号-4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36120170003
出版许可:新出网证(赣)字07号 经营许可证编号:B2-20070031 国新网许可证编号:3612008001
新闻投稿:news@jxwmw.cn 文明创建投稿:jx-wm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