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日来,在赣县区客家文化城景区,一场场充满浓郁客家韵味的喜宴相继举行,吸引不少游客前来探索体验客家婚俗文化内涵,品尝传统美味喜宴。这是该区持续推进移风易俗,倡导文明新风,让文明简约的新式婚礼成为新风尚带来的喜人变化。
凝聚群众、引导群众,以文化人、成风化俗。近年来,赣县区扎实推进新时代文明实践工作,以志愿服务为着力点,精心打造“学习先锋”基层理论宣讲、客家喜宴婚俗改革、“红满赣县”文明夜市、“宝贝出村”等系列新时代文明实践品牌,在加快绘就“科创高地、千亿园区、魅力新城、客家摇篮”图景中,让党的创新理论飞入寻常百姓家,文明新风在群众心中生根发芽。
夯实基础 示范引领抓阵地
“小兰,你说的文明实践是什么意思?。俊苯?,在“乡村夜话大家谈”宣传活动上,一位大爷问赣县区湖江镇洲坪村文明实践员兰云。为将村民的思想统一到文明实践站与景区建设设计中来,洲坪村组织文明实践员、志愿者等走村入户,通过召开户主会、“文明集市”等开展深入宣传。洲坪村新时代文明实践站整合“蜜月岛”旅游景区,打造“1+N”文明实践阵地体系,通过设立固定服务点和活动阵地,统筹运用现有资源因地制宜设置活动范围,实现文明实践站点建设辐射全村、文明实践活动打破传统,将受众扩大到每一位来蜜月岛游玩的游客,真正打通教育群众、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
按照有阵地、有机制、有队伍、有活动、有项目、有成效的“六有”标准,赣县区推动实现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全覆盖,构建1个中心、20个实践所、300个实践站三级阵地体系。招聘300名专职文明实践员,制定出台《赣县区新时代文明实践所月度考核办法(试行)》,建立实践中心人员挂点联系实践所制度……该区每月定期进行线上调度、实地督导和月度考核,全面推动新时代文明实践工作提档升级、提质增效。
在全覆盖抓好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建设的同时,赣县区按照“抓两头,带中间”的思路,高标准打造了一批实践站示范点。重点打造了茅店、江口等10个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示范点,南塘船埠、三溪新星等30个新时代文明实践站示范点。与此同时,加大在工业园区企业、风景旅游区、窗口单位等文明实践延伸力度,打造了石芫红军医院、横溪中学、韩坊天子峰等文明实践点。
聚焦首要 “学习先锋”传党音
“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的首要政治任务?!绷钠稹把跋确妗被憷砺坌财放频拇蛟?,赣县区委宣传部理论股负责人严峻坦言。
赣县区以“学习党的二十大、奋勇争先锋”为主题,倾力打造“学习先锋”基层理论宣讲品牌,深入开展“线下宣讲、线上传播”双线宣讲,并通过赣县融媒APP、视频号、微信公众号等媒介进行网络传播。截至目前,已累计展播38期,播放量突破140.9万,点赞量达3.3万,转发量达5.57万次,评论3800多条,社会反响热烈。
为进一步推动党的创新理论“飞入寻常百姓家”,赣县区立足农村党员老龄化、流动性大等现状,从提高党员参学率、群众参与度中破题,精心打造线下宣讲、内容录制、线上传播的“学习分享会”宣讲模式。
在五云镇夏潭村试点取得成效的基础上,逐步在赣县区各乡(镇)、村(社区)推广,切实奏好“讲、听、传”三重唱,使基层理论宣讲易讲、易记、易懂、易传,不断把党的正确主张变成群众的自觉行动。
创新方式 “红满赣县”暖人心
“昨天看到城西社区工作人员在群里发消息说今天有文明夜市,特地喊上我的几个老姐妹来‘赶集’。”居民吴阿姨开心地说道。
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顺利展开,文明实践志愿者是主体力量,文明实践志愿服务是主要形式。赣县区整合机关单位资源和力量,由32支机关志愿服务队根据职能各确定一个主题,每周五在该区新时代文明实践广场轮流承办“文明实践·红满赣县”活动,创建了独具赣县特色的“文明集市+文艺汇演”模式。台上,由承办单位编排节目,开展文艺汇演。台下,设立文明集市,由若干个志愿服务队设置政策宣传、法律援助、医疗救护等志愿服务摊位,让群众在家门口就享受到高质量的便民服务。
同时,赣县区探索建立文明实践积分、嘉许回馈等激励办法,让文明实践志愿者既有面子、又得实惠。截至目前,该区已组建起区、乡、村三级志愿服务队伍体系,累计成立42支区级志愿服务队,1000支以上群众身边的志愿服务队,志愿者人数近8.5万人?!坝惺奔渥鲋驹刚?、有困难找志愿者”,在赣县大地蔚然成风。
精准服务 “宝贝出村”架桥梁
关爱一老一小,既解决思想问题,又解决实际困难。赣县区在关爱留守儿童方面,通过广泛联系爱心企业,充分整合社会力量,定期组织实施留守儿童进城的“宝贝出村”活动。
“科技馆里有各种各样的科学小实验、航天模型等,我们学到了很多新知识,玩得非常开心?!备詹渭油辍扒榕?宝贝出村”文明实践活动的赣县区吉埠镇留守儿童丁雯君同学激动地说。
一项项有趣的活动、一张张灿烂的笑脸、一阵阵爽朗的笑声……赣县区先后组织66批次1227名农村儿童出村进城,“宝贝出村”文明实践活动拓宽了孩子们的视野,丰富了孩子们的阅历,也缩小了城乡孩子们的信息鸿沟。
组织开展“万名大学生进千站”暑期文明实践志愿服务,来自34个高校的235名大学生成立23支志愿服务队,深入到30个实践站开展58场次活动,惠及群众1406人次;组织动员区摄影协会、?;ㄐ?、曙光协会、爱帮协会、爱心协会等102支社会公益志愿服务队,深入社区、村组,入户开展丰富多彩的关心关爱留守儿童和留守老人活动……赣县区还先后探索“智惠老人”“老哥吹哨”“童伴同行”等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品牌,让群众时刻感知文明实践站就在身边,志愿服务就在身边。
婚俗改革 “客家喜宴”扬新风
在赣县城区,客家文化城设置了客家婚俗基地,用于举办“客家喜宴”主题婚礼。“客家喜宴”主题婚礼简化婚礼流程,融合客家传统文化,采取一顶花轿、一声唢呐、一壶米酒、一堂缔约等形式,让新人和宾客近距离体验富有仪式感的传统习俗。改进婚宴菜单,合理搭配菜品数量和份量,不上高档烟酒和菜品,推动节俭办婚礼,减少婚宴餐饮浪费。推出零彩礼、低彩礼家庭优惠礼包,对零彩礼、低彩礼的新人,免除场地费用并优惠菜金。完善婚宴服务协议,引导新人合理设置喜宴桌数。
在乡镇,打造船埠村“嫁女择婿、勿尚重聘”家训基地和蜜月岛婚恋交友、婚纱摄影、婚庆典礼一站式服务婚恋产业基地,以“示范点”建设拓宽全区移风易俗“覆盖面”,把“婚事新办、喜事简办”的新风尚吹进千家万户,让文明新风蔚然成风。
“以习近平文化思想为指引,更好担负起新的文化使命?!备酉厍坎砍ね跛脖硎?。赣县将纵深推进文明实践工作,切实打通宣传群众、教育群众、关心群众、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让老百姓“心花怒放”,文明“百花齐放”。
江西志愿服务网版权声明 |
1.本网专稿栏内的所有作品,包括标有“江西志愿服务网”LOGO的图片,版权均属于江西志愿服务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凡经本网授权使用的作品,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江西志愿服务网”和作者姓名。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注明“来源:×××”(非江西志愿服务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其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不承担此类稿件侵权行为的连带责任。
3.在本网的新闻信息页面上进行跟帖或发表言论者,不代表本网观点,文责自负。
4.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其它问题,请在发布之后30日内同本网联系。
※联系方式:中国江西网 电话:0791-8684903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