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山环抱之间,一排排温馨的民房整体排列,焕然一新的街道干净整洁。在江西省赣州市寻乌县,美丽的是风景,快乐的是民心。在寻乌县各村庄,文化广场上常常聚集着前来活动的村民;打架子鼓、弹钢琴等,也因一个个文化活动站的建立成为了村民生活的一部分。农家书屋里,丰富的活动服务着老老少少……
记者近日来到寻乌县,走进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融媒体中心和“学习强国”学习平台用户服务中心,亲眼看看他们是怎样打通宣传群众、教育群众、关心群众和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如何架起党的创新理论与人民群众的“连心桥”。
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开展“书记工程”
南昌大学在读大学生刘雅晴是寻乌县晨光镇龙图村新时代文明实践站的志愿者,去年暑假,刘雅晴成为村里“少儿之家”的老师,给村里的留守儿童辅导作业,教他们练习书法绘画,陪孩子们游戏玩耍。在龙图村,像“少儿之家”这样的文明实践点还有“四点半课堂”“百姓说事点”等。
“群众在哪里,我们的阵地就延伸到哪里?!毖拔谙匚砍N窀辈砍ど瞎儆〕几嫠呒钦撸贫率贝拿魇导缘愎ぷ髯呱钭呤?,寻乌县坚持党建引领和文明实践融合发展,加大资源整合力度,积极推进党群服务中心、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文化综合服务中心、综治中心等阵地资源整合,建设“文明实践+党群服务+社会治理”综合体,构建一站多点的1+N阵地体系。像龙图村这些志愿服务点就是资源阵地整合后,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向更基层、更具体阵地的拓展。
在推进阵地建设标准化上,哪怕是代表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的“文”字形图案标识,中心、所、站均采用统一的设计样式。上官印臣告诉记者,从外形上看,这是“文”字变形,像一个昂扬向上积极奔跑的人,象征寻乌新时代文明实践工作以文化人、成风化俗,积极向前推进。从细节上看,含有书本和水纹的元素,代表着寻乌文明实践和东江源头。从颜色上看,有红橙蓝绿4种颜色,代表寻乌作为红色故土、脐橙之乡、生态之地的属性特征?!拔摹弊稚厦娴牡闾乇鹕杓瞥砷偕脑残?,则代表着寻乌的特色水果蜜橘。
为建强队伍,鼓励人人参与文明实践,上官印臣告诉记者,寻乌县实施由县委书记担任县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主任、乡镇党委书记和村党支部书记分别担任新时代文明实践所长站长的“书记工程”,同步实施“党员六带头示范工程”,强力推进新时代文明实践工作。在县级层面成立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服务总队,在乡(镇)实践所成立志愿服务大队,在村社区实践站成立志愿服务小队,组成“总队—大队—小队”三级志愿服务组织和管理体系。
以江西省推进党的基层阵地资源整合工作为契机,结合寻乌实际,寻乌逐渐形成紧扣“传播新思想、引领新风尚”一个目标,围绕“党建引领、文明实践”两个相融合理念,落实“问需于民、问计于民、问效于民”三问制度,坚持“有平台、有队伍、有资金、有机制、有活动、有成效”六有标准,抓实“学习科学理论、宣讲党的政策、践行主流价值、丰富文化生活、持续移风易俗、创新社会治理”六项重点的“12366”工作思路。
融媒体中心“走出去、请进来、增担子、借点力”
2020年6月,“寻乌融媒”客户端上线了新时代文明实践云系统,提供新时代文明实践需求“点单、派单、接单、评单”服务。寻乌县融媒体中心副主任凌石铭告诉记者,目前云系统已吸纳了2万多名志愿者,分布在全县186个村(社区),向全县群众提供医疗、教育、文艺、家政、电商等服务。
早在2016年9月,寻乌县作为赣州市首批融媒体试点县之一,便成立了寻乌县融媒体中心,开始进行媒体融合工作。
在平台融合过程中,寻乌县融媒体中心整合了广电新闻中心的电视、广播和宣传部的手机报、微博、公众号等,创建了融媒APP、抖音等平台,实现了县级宣传平台的整合创新。在媒体融合发展中,寻乌县融媒体中心采用总编室发挥总策划、总调度、总审核和“中央厨房”的作用,通过一次采集、多种生成、多元传播的方式,实现了工作流程上的媒体融合。
据了解,寻乌县融媒体中心的记者通?;嵬讲尚戳狡寮?,一篇是以电视为主的传统稿,一篇是以APP、微信公众号为主的新媒体稿,通过多种生成,各媒体平台按自己媒体语言进行编辑、加工。
“生产出让大家看得到、愿意看的新闻,这是我们的目标?!绷枋?,成立融媒体中心只是挑战的第一步,更重要的是要把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公信力提上去。
对此,寻乌县融媒体中心采取“走出去、请进来、增担子、借点力”的办法,使平台传播力更深更广。利用“寻乌融媒”客户端容量大的优势和微信群传播速度快的特点,寻乌县融媒体中心加入了200多个村级微信群,采取“APP+微信群”的方式推送新闻,助力新闻内容“走出去”;通过在“寻乌融媒”客户端上为各乡镇、部门设立宣传专栏,将用户“请进来”;“增担子”则是通过增加《寻乌新闻》播出频率,由每周五播改为日播,提高新闻时效性;“借点力”就是借助寻乌各村的党建宣传员直接面向群众的优势,每天通过寻乌各村的党建宣传员对“寻乌融媒”客户端新闻在其朋友圈、村微信群等进行转发,使“寻乌融媒”客户端新闻向全县纵向延伸全覆盖。
在寻乌县融媒体中心指挥调度平台,“90后”编辑陈建庭告诉记者,每天平均下来,大概要编辑十几条新闻稿,与过去在传统媒体工作不同,现在工作中最大的挑战在于要实现思路的转变,能够适应新媒体的节奏。
“学习强国”学习平台做好“四则运算”
“实实在在讲事情,党的政策暖人心。二〇二〇脱贫战,小康路上跨步进。千言万语一句话,党的光辉照前程?!痹谘拔谙匮吧缜?,居民邝振兰作了一首打油诗。得益于党和国家的扶贫政策,邝振兰家搬进了寻乌县易地扶贫搬迁集中安置点——学习社区,在2018年实现脱贫。学习社区的旁边即是“学习强国”学习平台设在寻乌的用户服务中心。
“学习强国”学习平台用户服务中心以志愿服务的形式开展“情暖夕阳,爱心敬老”“课业辅导”等多样活动。
除组织开展相关活动,“学习强国”学习平台用户服务中心还积极利用平台上的“强国商城”宣传推介寻乌农特产品。记者看到,“强国商城”上线以来,蜜橘、脐橙、猕猴桃、百香果、灵芝鸡蛋等11款农特产品相继上架,让当地农产品走向全国。
“学习强国”学习平台用户服务中心在服务用户、服务平台、服务基层等方面做好“千方百计做加法”“不折不扣做减法”“多措并举做乘法”“持之以恒做除法”的“四则运算”,打好以用户为中心、以技术为支撑、以创新为灵魂的组合拳,看红色经典讲红色故事、解读惠农政策、民法典宣讲等活动,让文明实践渗透百姓生活。同时,平台组织社区联谊活动,促进与周边社区的团结和友谊。
现在,“学习强国”学习平台用户服务中心党支部与学习社区党支部、强国社区党支部充分依托平台内容优势和用户服务中心宣传优势,实现统筹调配、激活动力、联通共建。
江西志愿服务网版权声明 |
1.本网专稿栏内的所有作品,包括标有“江西志愿服务网”LOGO的图片,版权均属于江西志愿服务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凡经本网授权使用的作品,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江西志愿服务网”和作者姓名。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注明“来源:×××”(非江西志愿服务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其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不承担此类稿件侵权行为的连带责任。
3.在本网的新闻信息页面上进行跟帖或发表言论者,不代表本网观点,文责自负。
4.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其它问题,请在发布之后30日内同本网联系。
※联系方式:中国江西网 电话:0791-8684903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