敬老院里跟老人谈心、打扫卫生的“红马甲”,交通主干道的红绿灯路口,协助疏导交通的“红背心”,渝水区孤儿院里和特殊儿童一起唱歌过生日的“小红帽”,抱石公园处宣传造血干细胞的义务宣传员……虽然烈日炎炎,但在新余市的很多角落依然活跃着他们的身影,也许很多市民并不知道他们的姓名,他们是哪个单位,归属哪个团体,但大家广为认同的是他们有个共同的名字——志愿者。他们聚集在一起,滴水成河、聚沙成塔,为新余市的文明城市建设增光添彩。
时刻在线
每月都是“雷锋月”
“这个星期和肢残协会的朋友们一起去看冯理根,看看他的身体恢复得怎么样了?!笔械蛋妇止菜担魑幻霸稀奔兜牡吃敝驹刚?,爱心送考、肢残协会服务日到处都有她志愿服务的身影,尽管是一名行动不便的肢体二级残疾人,郭静不忘工作之余拄着双拐杖做公益,在市文明办的志愿服务记录表内,今年她的志愿服务时间已经达到48小时。在新余市的各个角落,像郭静这样的党员志愿者还有很多。
“7月20日上午,市脑瘫儿康复中心发起的‘关心脑瘫儿的明天’大型公益户外宣传活动在华润万家广场举行?!薄?9日下午,渝水区红十字会特邀中国红十字总会应急救护师资、市红十字会秘书长吴翔在城南办西街社区4楼宣教室为志愿者讲解应急救护知识?!辈榭唇招掠嗍兄驹阜瘛暗赝肌保髦中问降闹驹阜袢缁鹑巛钡乜??!袄追媸迨迕换Э冢吕戳怂脑伦摺?,曾有人感叹“学雷锋,三月风”。而如今新余市志愿服务“时刻在线”,处处劲吹文明风。市文明办工作人员给记者出示了一组数据,两年前,新余市注册志愿者人数为2万多人,如今已有7万人之多?!耙酝驹阜褡橹饕峭盼碌那嗄曛驹刚撸缃裥掠嗍兄驹阜穸颖榈乜?,共达到200多支,其中正式在民政部门登记注册的志愿服务组织8支,包括市志愿者协会(志愿服务总队)、市巾帼志愿者协会、新益爱心志愿者协会、义工之家志愿者协会等有影响力的组织。
记者通过江西志愿服务网新余频道的用户管理平台看到,各个单位的志愿服务活动一目了然,短短半个月时间,分宜县地税局慰问老干部的敬老助老活动、分宜县气象局学习雷锋志愿队的环境?;せ疃冉袈嗝芄牡乜?。在市文明办的志愿服务装备借还表上,有市人防办、电工厂社区、市教育局等多个单位的登记记录。
“游勇”成“整编”
志愿服务走向“私人定制”
新余学院的小胡是一名红十字会志愿者,如今他有了一个崭新的身份,市红十字会志愿者老年介护队成员。“通过多次的介护培训,不仅给我们上了一堂堂养老教育课,也提高了我们的专业护理水平。以后我参加志愿服务活动,能给老人们提供专业的护理服务,是我最有成就的事情?!痹诤焓只嶂驹刚咧?,像小胡这样的专业人员越来越多。近年来,随着志愿服务队的壮大,志愿服务的内容不断延伸、深化,从最开始扶贫救助,送钱送物的简单看望,逐渐发展成专业、个性的“私人定制”服务。
“市红十字会共有297名志愿者登记在册,近两年我们组织了12支专业的志愿服务队伍?!笔泻焓只岵砍せ葡旄嫠呒钦?,这12支专业队伍共有900多名志愿者参与其中(含未登记在册的志愿者),包括应急救援队、老年介护志愿服务队、造血干细胞宣传队、心理咨询队等?;葡毂硎荆郧暗闹驹阜翊蠖嗍翘岢蠹医岫园锓觯胤锰酵?,送钱送物。很多志愿者的专业技能并没有有效发挥,如今市红十字会将这些志愿者分类,组成专业化的“正规军”,延伸志愿服务内容,为帮扶对象提供“私人定制”服务。“心理咨询师为留守儿童心理疏导、医护人员为病患做护理、电工、钳工为五?;藜业?,甚至还有志愿者为盲人说电影、说戏剧……正因为有这些‘正规军’,我们的志愿服务不仅有针对性,同时也辐射到一般的普通市民,教大家如何防止溺水,注意消防安全,如何开展紧急救援,形成全民参与、全民受益的社会氛围。”黄晓红说。
可存又可取
志愿服务有了“时间银行”
志愿服务1小时记5分,服务两小时记10分,依此类推。志愿者把自己服务他人的时间“储存”起来,等到需要时随时“支取”,获得他人服务时间。即通过设立“时间银行”,社区居民可自由“存取”志愿服务。近年来,这种志愿服务模式在新余市的电工厂社区、盛德社区、暨阳社区悄然流行。用推行“爱心家园志愿服务积分卡”,推动社区志愿服务活动的开展。
据了解,电工厂社区共有居民7738人,其中志愿者872人,占比10%以上,社区采取“社工+志愿者”的新模式,成立了夜间巡逻队、水电维修队、疏通管道队、婚丧嫁娶队、环境卫生队等多个专业队伍开展专项志愿服务。在积分制的模式下,共有200多名社区居民的积分超过1000分,十几年如一日为居民义务通下水道的梁盛贵,常常负责夜间巡逻的舒建华都是“千分户”中的一员。
“我身兼夜间巡逻队、秧歌队、环境卫生队三个队的志愿服务成员,只要是社区有事,能做的就尽量去做?!?7岁的舒建华说,由于身兼三职,舒建华的“时间存款”越来越多,然而她并不急于“花”出去,对于拥有1200多的积分,舒建华说:“这是我们应该做的事,社区搞好了,我们自己也过得好。”
制度创新
前方服务后方记录
“分宜第一中心小学2250个小时,分宜县人民检察院法律之源1597小时……”在江西志愿服务网新余频道的网页上,详细记录着单位和个人的志愿服务时长。市文明办工作人员表示,从去年开始,新余市建立志愿服务记录制度,反映志愿者做出贡献的数量和质量,再以记录结果为依托开展志愿服务激励保障工作。“今后我们计划推行激励模式、回馈嘉奖模式,将‘积分制’模式覆盖到各个社区和单位?!备霉ぷ魅嗽北硎?,通过这些模式,希望在机关干部的带动下,形成全民认同、全民支持志愿服务的一种氛围,“实际上,如全城吃粉帮助三胞胎、爱心送考车队、关爱‘献血英雄’,就是在党员干部带动下形成全社会参与的氛围。这样可以为公益事业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人力资源支持。用制度化的成果让志愿服务持续健康发展,让志愿服务在全社会蔚然成风,培育起“我为人人,人人为我”的社会风尚。
江西志愿服务网版权声明 |
1.本网专稿栏内的所有作品,包括标有“江西志愿服务网”LOGO的图片,版权均属于江西志愿服务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凡经本网授权使用的作品,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江西志愿服务网”和作者姓名。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注明“来源:×××”(非江西志愿服务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其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不承担此类稿件侵权行为的连带责任。
3.在本网的新闻信息页面上进行跟帖或发表言论者,不代表本网观点,文责自负。
4.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其它问题,请在发布之后30日内同本网联系。
※联系方式:中国江西网 电话:0791-8684903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