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全国各城市凤楼信息_附近100元一次去她家玩,快餐100微信,大学生空降平台

您当前的位置:江西省文明实践>> 正文                              查看更多>>
依托文明实践日 营造文明实践新风尚
江西省文明实践   2025-01-20 09:25:36  编辑:陈晗子 作者:佚名

  新年伊始,在2025年喜迎蛇年到来的第一个“文明实践日”里,上饶市玉山县城乡各地到处涌动着文明实践的生动画面。

  “文明实践日”这天一大早,参加“文明实践日”文艺演出的演员们就早早来到县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新时代文明实践广场,开始为群众准备喜迎春节的演出节目,来自社区的群众得知“文明实践日”文艺演出活动也早早来到这里,享受文明实践的文艺大餐。

  演出开始,演员们以饱满的热情将传统文化、文明风尚送到群众身边,情景朗诵《青春中国》 展现了伟大的祖国正以蓬勃的朝气和昂扬的姿态迈向伟大复兴的征程,让现场群众在朗诵声中感受青春的力量,领略祖国的风采,聆听时代的最强音;县文化馆的演员为大家表演了独唱《阳光路上》和舞蹈《采茶乐》等多个精彩纷呈的节目,赢得了在场群众阵阵掌声与喝彩;县歌舞剧团的演员则以百姓喜闻乐见的演出形式,将群众身边移风易俗的故事小品《零彩礼》生动形象地搬上文明实践舞台,倡导群众破除高额彩礼、厚葬薄养、铺张浪费等陈规陋习,唱响乡风文明“新气象”;县书法协会的书法家现场为群众书写春联,喜得春联的群众脸上洋溢着喜悦的笑容。参加“文明实践日”的现场群众高兴地称赞,能在春节期间看到精彩的节目和传统的采茶舞非常高兴,观看了文艺节目后连连称赞“文明实践日”活动开展的好,也将用自己文明的言行为文明玉山增光添色。

  在“文明实践日”当天,玉山县各地也开展了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文明实践活动,在冰溪街道许家社区新时代文明实践站,社区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者正在帮助辖区孩子们辨别非法读物和网络不良信息,增强孩子们的辨识能力,并倡导在场的孩子们一起绿色阅读、文明上网,养成“绿色阅读、文明上网”的良好习惯,在阅读中孩子们一起拓印新年祝福,在趣味性体验中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

  在仙岩镇官溪社区,家风家训传承成为文明实践日的主题,官溪学校的学生在“两弹功勋”胡仁宇旧居上了一堂别开生面的移风易俗实践课,老师结合身边的移风易俗小故事,生动讲解了社区倡导移风易俗后老百姓崭新的精神面貌,孩子们在齐声诵读胡氏家训中坚定了抵制讲排场、比阔气、奢侈浪费等歪风的信心和决心。同样在这个社区新时代文明实践广场,生动亮眼的墙体彩绘分布在广场的两侧,这些墙体上绘制有包括移风易俗在内的主题图画,涵盖家风家训、婚丧喜庆、孝老爱亲、文明节俭、倡树新风、名人故事等内容,流传着以敦孝悌、重农桑、尚节余等为基本内容的16条家训,一代一代的胡氏子弟将其奉为圭臬,耕读传家、明理守法、崇德向善。在每一户村民家门口,悬挂着家训牌,立家规、传家训、树家风,群众走出家门就能感受到家风家训的传染力,在这里新风尚蔚然成风,以胡氏家风家训为主体,通过推送家风微课堂,评选好家风家庭等形式,促进群众形成比学赶超的良好氛围,让家风文化得以传承弘扬。

  自2022年以来,玉山县将每月20日定为全县的“文明实践日”,持续推进全县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站)建设巩固深化、提质增效,探索构建文明实践网格,下发了《关于开展“文明实践日”主题活动的实施方案》和《玉山县“文明实践日”主题活动安排》,每月20日集中开展以文明城市长效常态管理、便民服务、医疗保健、文化惠民、政策宣传等为主题的“文明实践日”活动,全县干部群众深入基层一线,持续开展“干部进万家 文明大走访”“党建+幸福小区”“文明创建进小区”“我为群众办实事”等行动,支部设在小区里、服务送到家门口,党员进社区、红心志愿团、热心志愿团、文化宣讲队等一起“红”化小区,组织志愿者及时掌握群众需求动态,开展有针对性的志愿服务,常态化做好文明实践工作,形成玉山特色的新时代文明实践品牌,群众在文明实践的沁润中归属感和幸福感持续攀升。

来源:江西文明网
相关新闻
江西志愿服务网版权声明
1.本网专稿栏内的所有作品,包括标有“江西志愿服务网”LOGO的图片,版权均属于江西志愿服务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凡经本网授权使用的作品,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江西志愿服务网”和作者姓名。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注明“来源:×××”(非江西志愿服务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其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不承担此类稿件侵权行为的连带责任。
3.在本网的新闻信息页面上进行跟帖或发表言论者,不代表本网观点,文责自负。
4.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其它问题,请在发布之后30日内同本网联系。
※联系方式:中国江西网 电话:0791-86849032

关于我们 | 网站导航 | 广告服务 | 意见建议 | 赣公网安备 36010802000294号
中共江西省委宣传部、江西省文明办 主管 | 江西日报社 主办 | 举报电话:0791-86847779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证号:1409348 赣ICP备08100009号-4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36120170003
出版许可:新出网证(赣)字07号 经营许可证编号:B2-20070031 国新网许可证编号:3612008001
新闻投稿:news@jxwmw.cn 文明创建投稿:jx-wm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