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江西吉安县在推进志愿服务工作中,因地制宜,充分发挥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作用,深入挖掘雷锋精神的时代内涵,不断创新方式方法,通过完善志愿服务组织体系、做强志愿服务亮点品牌、构筑志愿服务培育机制,让志愿服务更好地服务群众,推动社会文明拾级而上,让文明气息风起满城。
完善志愿服务体系
“我承诺:尽己所能,不计报酬,帮助他人,服务社会,践行志愿精神……”在吉安县新时代文明实践广场上,一场志愿服务誓师大会正在召开,来自于全县各个工作岗位的500余名干部群众汇聚于此,大家统一着装,一起举起右手,庄严宣誓。
吉安县积极践行雷锋精神,建立“1+6+12+N”志愿服务体系,扎实推进志愿服务站规范化建设,累计建立村(社区)志愿服务站336个,引导各单位和民间志愿服务组织成立消防、环保、医疗、法律援助等各类文明实践队伍1100余支,注册志愿者8万余人,志愿服务时长200余万小时?;乒阒驹阜竦愕テ教?,实现“群众点单、中心派单、志愿组织接单、群众评单”运作模式,使更多资源下层一线,更多的活动面向一线,更多的群众享受服务。
做强志愿服务品牌
“下这么大的雨你们还来看我,给我送米送油,实在是太谢谢是你们了?!庇篮驼虻亩谰永先死畲蟛兆庞篮驼蛑驹刚叩氖旨ざ厮档?。这是吉安县“老人们的心愿礼单”项目的志愿者们正在慰问孤寡老人。该项目通过摸清底数、定期走访、长期观察的方式,对全县380余名孤寡老人进行无偿服务。
近年来,吉安县通过“讲、评、帮、乐、庆”五种形式,盘活整合志愿服务资源,充分发挥志愿服务站作用,组建以党员干部、典型人物为主的志愿服务队伍,广泛开展志愿服务活动,打响“爱就在庐陵”志愿服务品牌,以点带面,形成“一村一特色、一乡一品牌”的志愿服务品牌带,全面提升志愿服务水平,涌现了敦厚镇罗家村“爱心食堂”、固江镇“广安工作室”、油田镇“曹老师红色讲堂”、北源乡“久根说事”、指阳乡“长丰大演出”、“五老”宣讲团“传承红色基因 争做时代新人”等一大批有特色、有成效的志愿服务项目?;橹驹刚卟斡肴拿鞒鞘写唇?、人居环境整治、普法宣传、助老爱幼、乡村振兴等工作,形成了“人人争当志愿者 人人都是志愿者”的良好氛围,让志愿服务在庐陵大地形成了一道靓丽的风景带。
构筑志愿服务培育机制
吉安县全面依托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三级阵地,积极打造志愿服务孵化培育平台体系,为志愿服务组织和广大志愿者搭建交流、学习、成长与服务的空间平台。
吉安县在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打造志愿服务孵化中心,形成专业、系统、全面的志愿服务组织孵化体系。一方面孵化县内优秀的志愿服务组织,另一方面引入外部组织加强示范引领,为全县志愿服务组织提供全方位服务和指导,实现志愿服务组织由“小”变“大”,由“弱”变“强”。在志愿者注册登记制度的基础上,通过志愿者QQ群、微信群等方式,建立高效及时的信息发布、报名、审查。在培训方面,依托各类行业协会、专家学者,对志愿者进行相关知识和技能培训,提高服务意识、服务能力和服务水平。经过系统培训,全县专业性志愿服务组织达到10余个,志愿服务队伍超过了600余支,覆盖全县各行各业。
江西志愿服务网版权声明 |
1.本网专稿栏内的所有作品,包括标有“江西志愿服务网”LOGO的图片,版权均属于江西志愿服务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凡经本网授权使用的作品,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江西志愿服务网”和作者姓名。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注明“来源:×××”(非江西志愿服务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其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不承担此类稿件侵权行为的连带责任。
3.在本网的新闻信息页面上进行跟帖或发表言论者,不代表本网观点,文责自负。
4.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其它问题,请在发布之后30日内同本网联系。
※联系方式:中国江西网 电话:0791-8684903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