盘活基层治理激发内生动力
莲花古道上绿意盎然、凉风习习,颐养之家门前荷塘美景尽收眼底;依山而建的六房村古樟林、翠竹园相映成趣,远处的秀山美水、近处的乡风文明彩绘让人仿佛置身于画中……9月8日,记者来到安义县鼎湖镇莲花村,从整洁大方的村容村貌、知足自在的高龄老人、积极发挥作用的乡贤文化中,感知到当地在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因地制宜盘活基层治理,激发群众内生动力的积极探索。
整合资源服务群众零距离
九月初的安义天气依然炎热,但这并不影响莲花村老人们准时来到“颐养之家”的热情。9月8日中午12时,74岁的万永思老人来到新时代文明实践广场旁的莲心堂,只见宽敞的大厅里,崭新的餐桌上整齐地摆放着碗筷。一个铝制大锅里热气腾腾的土豆炖红烧肉散发着阵阵香味,不一会儿,莲心堂就来了30多位老人。
盛饭、上菜、端汤……一道道丰盛的中餐摆在老人们的面前?!罢庵种头裾媸呛茫裁匆膊挥米?,就可以吃上热饭热菜。”万永思老人兴奋地说。
据了解,针对高龄老人、留守儿童较多的现状,莲花村新时代文明实践站积极整合村活动中心和闲置农房,建立颐养之家活动室、日间照料室、无障碍卫生间等,室外建立多处健身场所和休闲香樟林“孝”文化古道。此外还有子女通过颐养之家微信群为父母点菜服务,让在外务工人员安心、放心;在农家书屋设置了“四点半课堂”,从周一到周五安排不同的志愿服务老师为孩子们进行课后辅导,贴心周到的各类服务让新时代文明实践于无声处浸润民心。
“莲花夜谈”干群一心谋发展
“莲花夜谈”是当地干群交流的平台,该村定期组织县挂点领导、镇村干部、乡风文明理事会和部分村民代表,利用休闲时间坐在一起共商村务,收集民意,为民解忧。通过积极发挥带动能力强、公道正派的乡贤作用,引导村民自治,用群众的方式解决群众的矛盾,并协商处理好村重大事项,提高村民互动性和参与性,让其在潜移默化中接受教育引导。
“咱六房旱厕、猪牛栏太多了,天气热气味难闻,一下雨地上又腌臜?!?/p>
“这个问题不仅困扰百姓生活,也会让六房没面子。”
这是一次发生在“莲花夜谈”的对话,针对莲花村六房村小组的环境问题,村民理事会多次开会讨论,并利用疫情村民都在家的时间,发动村民捐款,共自筹62万元,结合新农村建设及污水处理专项资金,村支部书记舒会军发动乡贤带领村民利用20天时间,将污水处理站建成并投入使用。
现在的六房村已形成雨污分流,污水经处理站达标后排放的宜居环保模式,过去的旱厕、猪牛栏密集处改造成绿地休闲广场,杂草丛生的竹林改造成错落有序的竹园。为庆祝污水处理站建成,村民们还像过年一样打起了糍粑,基层治理的果实都揉进了甜甜的糍粑里。
污水处理厂建成后村民打糍粑
底蕴深厚古朴乡村展新颜
“垃圾分一分,生活更缤纷,变废为宝最环保,关键是你要做到……”在莲花村新时代文明实践广场,该村舞蹈队的演员正在表演垃圾分类公益舞蹈,台下老人、孩子们乐呵呵地观看节目。
记者了解到,新时代文明实践广场是莲花开展各项活动的主要场所,先后在这里举办过送戏下乡、医疗健康讲座、炒米粉比赛等各类特色活动,其中最受欢迎的就是当地老百姓组成的民间舞蹈队表演。通过将新时代、新时尚、新热点元素融入文艺演出内容,主创人员制作出一场场以移风易俗、孝老爱亲、防疫知识等为主题的接地气节目,既丰富了活动载体,又进行了理论宣讲,让新时代文明实践在古朴宁静的乡村中落地开花。
“以新时代文明实践助推基层治理,就要充分尊重群众意愿和主体地位,在基层社会治理中变‘要我干’为‘我要干’,变‘政府干、群众看’为‘大家的事大家干,政府群众一起干’,以‘微服务’满足群众的‘微心愿’,积极搭建形式多样的协商议事平台,在社会参与中持续提高群众自治共治能力”。安义县委常委、宣传部长邵应兰向记者说。
江西志愿服务网版权声明 |
1.本网专稿栏内的所有作品,包括标有“江西志愿服务网”LOGO的图片,版权均属于江西志愿服务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凡经本网授权使用的作品,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江西志愿服务网”和作者姓名。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注明“来源:×××”(非江西志愿服务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其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不承担此类稿件侵权行为的连带责任。
3.在本网的新闻信息页面上进行跟帖或发表言论者,不代表本网观点,文责自负。
4.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其它问题,请在发布之后30日内同本网联系。
※联系方式:中国江西网 电话:0791-86849032
|